2024年11月1日晚19时,秋风送爽,丹桂飘香。由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、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,云南农业大学科技史读书会承办的“科技史文献《中国农书概说》阅读分享会”活动于明理楼302顺利举行。本次读书会特别邀请了本书的作者惠富平教授作为特邀嘉宾,曹茂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及主持人,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、2023级和2024级科技史硕士生10余人、马理论本科生20余人线下参加、全校各专业本科生近90人线上参与了活动。

惠富平教授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院长,科技史博士学科点负责人,主要从事农业史、生态环境史研究。曾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,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会长。《中国农书概说》是惠富平教授在农业科技史领域的重要学术贡献之一。该书作为一部集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佳作,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农书的历史脉络和知识体系,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学术视角,吸引了大家的阅读兴趣。
在温馨而充满求知欲的氛围里,惠富平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生动的讲解方式,为与会师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业历史画卷,引领大家共同徜徉在中国古农书的浩瀚世界。他从历史的长河中掬起一捧璀璨明珠,讲述了中国古农书从萌芽到繁荣的曲折历程,以及这些珍贵文献在农业技术传承、社会经济发展乃至文化传承中的不可替代价值。从《氾胜之书》到《齐民要术》,从《农桑辑要》到《农政全书》,每一部农书都是那个时代农业科技的集大成者,也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璀璨结晶。惠教授还特别强调了研究农书的重要性,指出它们不仅是了解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窗口,更是探索中国传统文化、社会结构和经济变迁的宝贵资料。
随着活动的深入,同学们被惠教授的讲解深深吸引,纷纷提出自己在阅读《中国农书概说》过程中的疑问和感悟。他们或从历史的长河中探寻农业的演变轨迹,或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领悟中国农书的独特魅力,或从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汲取古书中的智慧与启示。每一个观点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,每一次发言都激荡着学术的火花。
面对同学们的热情与好学,惠富平教授始终保持着谦逊与耐心。他不仅对同学们的见解给予了高度评价,还就大家提出的诸多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解答。从农书的编纂背景到内容特色,从农业技术的传承到农业思想的演变,惠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,既有宏观的历史脉络梳理,又有微观的文献细节剖析,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知识盛宴,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受益匪浅。
抱经楼外夕阳红,书带香风细细中。随着夜幕的降临,本次阅读分享会圆满落下帷幕。此次《中国农书概说》阅读分享会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国农书的了解与认识,更激发了大家对农业科技史研究的浓厚兴趣。然而,关于中国农书的探索与讨论却远未结束。相信在惠富平教授等学者的引领下,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,共同揭开中国农书神秘而迷人的面纱,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。
作者: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:高文茹 黄心怡 刘家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