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“思考中国”综合实践
一、目的意义
不断丰富学生综合实践形式,进一步提升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、硕士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,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及两
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、给云南各族群众回信精神等贯彻落实引向深入,鼓励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唱响时代主旋律,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二、实践主题
思考中国
三、实践对象
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在校生
四、实践成果
综合实践成果以网文、理论文章、微视频、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等
4 类形式提交。
(一)网文作品
作品要求: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原创作品提交。从乡村振兴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、科技强农兴农等角度进行创作,作品类别分为原创网络文章和网络文学作品。字数不超过 5000 字,可在文章中配图、表。
(二)理论文章
作品要求:在实践过程中,在教师指导下撰写适于发表在党报党刊上的理论文章,通过理论指导实践,在实践中印证理论,深入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大众化。
(三)微视频作品
作品要求:以 3-5 人为团队进行实践调研过程中的原创作品提交。微视频作品须为 AVI、MOV、MP4 格式原始作品,分辨率不小于 1920px×1080px。作品时长在 10 分钟以内,适合互联网传播。要求画面清晰,声音清楚,提倡标注字幕。
(四)社会实践调查报告
调查报告要求:针对乡村振兴、边疆少数民族文化、科技强农兴农等主题进行调研,撰写调查报告 3000-5000 字。
五、“思考中国”综合实践考察地推荐
(一)“云团结”之旅(云南特有少数民族)
(二)“云生态”之旅(高原湖泊、水系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)
(三)“云辐射”之旅(跨境铁路及边境县)
(四)“云科技”之旅(云南农业大学“科技小院”)
(五)“云文化”之旅(国家级博物馆及主要文化遗产)
六、团队成员要求
1. 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。
2. 热爱教育事业,热爱“三农”工作。
3.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。
4. 有充足的科研时间,能投入到思政课实践工作中。
5. 教师须自己出镜或组织带领学生拍摄完成一季视频(3-4 集)。